色婷婷综合缴情综-办公室深深挺进女警小泬-国产老师色诱我好爽在线观看-播放高清的播放器免费-美女张开腿黄网站免费

新聞中心

首頁 新聞中心 媒體報道

走近中華老字號丨千年云鹽“白象”傳承

發布時間:2024-10-08  瀏覽:14274  分享至:

走近中華老字號丨千年云鹽“白象”傳承


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,歷經歲月洗禮的中華老字號,宛如陳年的佳釀,滋味醇厚,歷久彌新,不僅承載著無數人的記憶與情感,更成為一座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文化符號。

截至目前,云南省共有中華老字號企業(品牌)31個,涵蓋食鹽、中醫藥、茶葉、酒水、肉制品、銀飾品等多個行業領域。這些老字號企業(品牌)根植云南,享譽全國,蜚聲海外,承載著幾代云南人彌足珍貴的集體記憶與家國情懷。
傳承與發展老字號企業(品牌),對于保護文化遺產、促進經濟發展、提升品牌影響力、滿足消費者需求和推動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之際,《云南經濟日報》特別策劃推出“走近中華老字號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系列報道”,以獨家視角為廣大讀者奉上一份特別的中華文化盛宴。
昆明鹽礦.png
云南省鹽業有限公司昆明鹽礦廠區
“白象”,是一個屹立于彩云之南的民族品牌,也是中國食用鹽行業迄今為止唯一的中華老字號品牌。
今年2月1日,商務部等5部門正式公布,云南能投集團所屬云南省鹽業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云南鹽業”)“白象牌”品牌,被認定為第三批中華老字號品牌之一。至此,“白象牌”正式成為中華老字號家族中的一員。
自古以來,云南以出產井礦鹽著稱。今安寧、大姚、云龍一帶在漢代已產鹽,據《新纂云南通志·鹽務考》記載:漢武帝元封元年(公元前110年),在全國28個產鹽的郡設置鹽官,益州郡的連然(今安寧市),即是其中之一。這是有關云南鹽務的最早記載。
到了唐代,云南的制鹽生產已相當成熟。

明清時期,云南的鹽業達到鼎盛。清《滇海虞衡志》記載:“滇南大政,惟銅與鹽”,鹽的生產和銷售為當地帶來豐厚的利潤,普洱的磨黑鎮被譽為“滇南鹽都”。

640.webp.jpg

專業技術人員對食鹽生產環節進行嚴格把關
年序更替,民國元年(1912年),國民政府革除清朝制度,設立實業司,兼管鹽政,下設黑井、白井、磨黑(今“云南鹽業普洱制鹽分公司”所在地)督煎督銷總局。民國22年(1933年),時任云南鹽運使張沖出巡滇中鹽場考察,以“移鹵就煤”工程結束了云南“伐薪煎鹽”的歷史,掀開了制鹽生產的新篇章。
近現代以來,云南鹽業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特有元素,創造了中國鹽行業的“七個第一”:全國首開食鹽加碘先例(1942年)、首創冷凍提硝技術(1953年)、首創硐室水溶法采鹵工藝(1964年)、第一家采用真空制鹽技術(1967年)、第一家實現產銷一體(2004年)、第一家鹽行業上市企業(2006年)、第一家鹽行業獲得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(PEOP)證書(2017年)。這些第一,見證了云南鹽業在近現代中國鹽業史上的重要地位。
640.webp (1).jpg
工作人員對食鹽產品進行檢測
“白象牌”商標作為云南鹽業產品品牌之一,最早可追溯到1912年,商標正式注冊于1982年5月。
云南鹽業產銷整合之前,各大鹽礦都有各自的商標,例如一平浪鹽礦有“犀鳥牌”商標、磨黑鹽礦有“磨黑牌”商標、喬后鹽礦有“潓江牌”商標……自1998年起,為增強品牌競爭力,提升品牌形象,根據省委、省政府要求,云南鹽業先后整合了昆明鹽礦、一平浪鹽礦、普洱鹽礦、喬后鹽礦,統一使用“白象牌”商標。
2017年全國鹽業體制改革以來,云南鹽業堅持以鹽為核心,通過市場化經營,推進多元化發展,通過了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認定,構建以鹽為核心的產業生態鏈,形成了“鹽+”發展格局,“白象牌”21個產品被認定為“綠色食品A級產品”。
如今,一袋袋小巧、輕便的“白象牌”食鹽產品,已成為云南千家萬戶廚房里觸手可及的家常調味品,“白象牌”食鹽系列產品在省內市場占有率達80%以上,在省內外獲譽無數,其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。
云南鹽業“白象牌”始終堅持傳統制作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,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。在傳承千年云鹽文化的同時,積極適應市場需求,不斷推陳出新。今天,隨著品牌建設、銷售渠道、產品品種與技術等多維度發展,云南鹽業在深耕本土的同時不斷外拓,產品行銷全國及東南亞市場。未來,云南鹽業將繼續秉承傳統工藝,發揚工匠精神,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鹽產品和服務。同時,也將積極承擔社會責任,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努力,為推動中國鹽業的發展貢獻力量,讓老字號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。


來源:云南日報 云南經濟日報

微信掃一掃
關注該公眾號


X